滴滴打车怎么了?恶性事件频频发生

作者:匿名   2019-04-09 19:20:00

近年来随着Uber、滴滴、神州等网络约车服务的兴起,打车平台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,坑人抢劫、猥亵强奸案件时有发生,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.

距5月2日晚深圳某女教师使用滴滴打车被害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,网友对于此事的关注与热议将滴滴推入舆论的风口浪尖。事件发生后,滴滴做出回应会承担相关责任,也对自身平台做出整改和完善,比如加强司机背景审查力度,取消隐藏车牌号功能,并将深圳8000名车主临时封号。

14

这一举措无疑会对司机形成一种约束,从而让乘客的安全更有保障。但效果显然不是很明显,近日,就不断有乘客爆料,使用滴滴打车时依然遭遇了暴力或不公平的对待。

其中包括议价不成司机动手打人、叫滴滴快车变成拼车、二次收费乘客要求返款迟迟不处理等问题,这些问题也从侧面说明,滴滴打车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加强司机背景审查力度就可以解决的。

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,不实际拥有某一具体车辆的滴滴出行,采用的是C2C模式,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,只要注册成为滴滴司机就可以接乘客的单,而且这种平台进行的审核都是非现场审核,仅仅是把相关证件和一部智能手机捆绑在一起,但证件是可以造假的。

基于这种原因,滴滴司机的可信任度大大降低,乘客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。除了运营模式外,滴滴平台本身在维护用户权益方面的措施尤为欠缺。首先,滴滴没有投诉电话,只有文字电脑自动客服,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带来不便,让用户没有投诉的地方。其次,据了解,滴滴还在北京大量发展外地车牌快车,因司机对道路不熟,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
15

所以滴滴最近频频发生的恶性事件并不是主观发生的,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平台自身存在一些问题。不过,网络平台更多的是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体系,以此作为整个平台安全保障的依托,就目前情况而言,“大数据”安全监管的有效性显然是不够的。

对于滴滴打车频频爆出的问题,不仅是滴滴打车需要解决和关注的,同时也给其他网约车平台发出了预警信号,在加大投资抢占市场占有率的同时,如何才能在危险发生前就产生预警或者将风险剔除掉,以此来保证用户的安全并占有市场。